
南晓鹏,1994年生,河北张家口人,教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发展、新高考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导师等人主持的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5项,主持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起草并向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交多篇政策咨询报告,获得采纳和批示的政策咨询报告6篇,参编著作1部。
担任《现代教育管理》(CSSCI扩展版)审稿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青年编委。
邮箱nanxp@muc.edu.cn
教育经历
本科 兰州大学 教育学
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学
博士 北京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学
国际经历
2019.08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参加暑期教育工作坊
2021.01参加“2020年首尔国立教育大学亚洲校园冬季线上项目”
工作经历
2023.09-2024.09 担任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科研秘书、人事秘书
2020.09-2021.01 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塔夫茨大学中国籍访问生项目”班主任
2018.09-2019.09 担任《世界教育动态》编译
部分荣誉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第一届优秀青年编委(2024年)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2024年)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2023年)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1年)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特等奖学金(2021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2014年)
“第十一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22年)
北京师范大学学业一等奖学金(2018/2019/2022年)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三好学生奖学金(2021年)
兰州大学学生标兵(2014年)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十三届“自强之星”提名奖(2022年)
兰州大学十佳团支部书记(2016年)
兰州大学优秀学生团干部(2015年)
部分论文
共发表论文19篇,其中第一作者15篇,CSSCI论文7篇,北大核心2篇。
1.钟秉林,南晓鹏.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J].教育研究,2021,42(05):108-116.(CSSCI)
2.南晓鹏. 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A省为例 [J]. 中国高教研究, 2024, (09): 46-53. (CSSCI)
3.南晓鹏,王新凤.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2(02):21-28.(CSSCI)
4.南晓鹏,王新凤.综合评价招生和统一高考招生的学生学习适应性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21(01):74-83.(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观点摘编2021.12)
5.南晓鹏.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高校更名原因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1(02):57-63.(CSSCI)
6.钟秉林,南晓鹏等.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更名现象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1(15/16):24-26.(CSSCI)
7.南晓鹏.新高考生源学生学习适应性类型及其对应群体特征——以某试点省份本科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08):18-25.(CSSCI扩展版)
8.南晓鹏.澳大利亚:教师比普通人更容易沮丧和焦虑[J].人民教育,2019(Z3):37.(北大核心)
9.南晓鹏.美国:学生和辅导员比例与学业水平密切相关[J].人民教育,2019(Z2):8.(北大核心)
10.翟雪辰,南晓鹏.“强基计划”与美国的荣誉教育[N].中国教育报,2021-05-11(009).
11.南晓鹏.我国高校更名现象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21(02):46-51+87.
12.南晓鹏,段世飞.发端与达成:高等教育的组织传奇何以可能?——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高等理科教育,2021(04):28-36.
13.南晓鹏.合作剩余视角下的西北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构想[J].高等理科教育,2022(06):1-11.
14.南晓鹏.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更名利弊的实证研究[J].教育评论,2023(04):34-41.
15.南晓鹏.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走向——基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重新思考和振兴》报告的解读[J].高等理科教育,2019(05):50-57.
16.南晓鹏,任雅才,刘万振,衡国强.新时代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路径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20(02):77-80.
17.南晓鹏.本科生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以L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8,36(03):54-59,92.
18.黄凌梅,南晓鹏.研究型高校本科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困境探析——基于N大学通识课程学生满意度的调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20(02):80-86.
19.南晓鹏.发挥高校团支部的重要作用服务“三全育人”体系——基于提升团支部活力的视角[C].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三全育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研讨会摘要集.2021:31-32.
部分课题
主持课题
中央民族大学2023年新进教师科研能力培育计划项目“新高考生源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项目号2024XJJS11)
参与课题
1.参与课题《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1-2021.10
2.参与课题《第二三批省市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实施跟踪与评估研究》,教育部委托课题,2020.9—2021.9
3.参与课题《高校名称规范研究》,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课题,2018.1—2019.3
4.参与课题《8省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的跟踪评估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20.9—2021.9
5.参与课题《科技社团继续教育典型案例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课题,2018.1—2019.1
6.参与课题《海南省新高考改革跟踪评价研究》,海南省教育厅委托项目,2022.3—2022.8
7.参与课题《北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跟踪与评价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优先关注项目,2018.11—2020.7
8.参与课题《浙江省高考综合改革第三方评估》,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委托课题,2019.1—2019.1
9.参与课题《山西省2035年教育发展规划》,山西省教育厅委托课题,2018.10—2018.11
10.参与课题《新常态下完善政府财政和社会资本投资高等教育》,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课题,2017.9—2017.12
11.参与课题《浙江万里学院创新办学二十年回顾与展望》,浙江万里学院委托课题,2019.4—2019.8
12.参与课题《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发展宏观治理机制研究》,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重点项目,2021.4—2021.9
指导学生
硕士生:
学科语文方向:
2024级:段余思、顾月敏、梁小萱、史若晨、王宇欣
指导梁小萱获得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十一届为师之道讲课比赛初赛三等奖、
指导史若晨获得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十一届为师之道讲课比赛初赛二等奖
指导任帝霖获得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十一届为师之道讲课比赛二等奖(本科生组)
部分会议
参与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15次,论文被会议收录,并在分论坛做汇报。
15. 在教育强国建设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学术会议博士生分论坛做评议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14. 在《民族教育研究》创刊35周年座谈暨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学术研讨会分论坛做报告。(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13. 在第十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学习科学与实证研究”分论坛做报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12. 担任大学社会责任国际研讨会2024分论坛主持人并做报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11.在“新高考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分论坛作报告。(厦门·厦门大学)(2024.05)
10.在“首届东北高等教育论坛”研究生分论坛作报告。(沈阳·沈阳化工大学)(2023.05)
9.在“第十一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论坛”分论坛做报告,并获优秀论文二等奖。(北京·清华大学)(2022.5)
8.参加2021年“早稻田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高丽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五校研究生论坛”并做英文报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21)
7.参加2020年“早稻田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高丽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五校研究生论坛”并做英文报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20)
6.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博士生论坛,论文被收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22)
5.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博士生论坛,论文被收录。(广州·中山大学)(2021)
4.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博士生论坛,论文被收录。(郑州·郑州大学)(2020)
3.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青年学者论坛做报告。(北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20.8)
2.在北京师范大学“异国同心、共话教育”全球连线对话论坛第一场论坛做英文报告。(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20.6)
1.在“第九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论坛”分论坛做报告。(北京·清华大学)(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