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学科教学(音乐)公益讲座——献给孩子们的民族音乐第十九讲内容提要


在教育学院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崔玲玲老师的带领下,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们于2022年5月11日星期三下午16:00成功举办了“献给孩子们的民族音乐公益系列讲座”, 学生们讲授了哈萨克族、塔吉克族、蒙古族的民间音乐,在整体的教学中,教学导入生动有趣、在介绍民族音乐前,首先为听众介绍了该民族基本概况,在接下来的主体课堂内容的讲授中,每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意图明确、重点突出、在增加课堂气氛中与教学重点中实施了师生互动环节,效果良好,讲座结束时,学生们均对自己讲座的内容做了精准的课堂小结。学生们通过线上的讲座,对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的形式、内容、规范等系列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现将第十九期的讲学内容总结如下:


草原上的悠悠旋律

陈 杨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有哈萨克族相关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知道是哪个民族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对哈萨克族进行直观了解。



第一部分:哈萨克族基本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向同学们介绍哈萨克族的居住环境、饮食习惯等,使同学们对哈萨克族有一定的认识。



内容包括:哈萨克族的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传统美食。

目前我国境内的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的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的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以及哈密地区的巴里坤哈萨克族自治县;

哈萨克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马和鹰是哈萨克族人民的伙伴;他们在放牧和日常生活中会吃纳仁(手抓肉)、烤肉并饮用奶茶。

第二部分:哈萨克族民歌欣赏

设计意图:对乐曲的创作背景、内容做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乐曲的相关知识,体会一个民族内不同风格特点的多元化的民歌特点。



第一首是活泼欢快《玛依拉》,有关这首歌曲有一个传说:相传在俄国十月革命时,一位名为玛依拉的少女在新疆谢米卖马奶,她活泼可爱、歌声嘹亮,许多人为听她一展歌喉都纷纷来买她的马奶;我们聆听到的版本是经由我国著名作曲家王洛宾老师进行改编的,全曲用三段歌词,把玛依拉姑娘的开朗、活泼的性格和美妙歌声表现得淋漓尽致;歌词的语言描绘也直白形象,可以很容易地让人们联想到美丽、开朗的玛依拉;这首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音阶,即do、re、mi、fa、sol、la、si这七个音在乐曲中都有体现;

互动环节:用声势表现 3/4 拍“强弱弱”的韵律

设计意图:通过强拍击掌、弱拍双手交叉拍肩膀的方式,深入体验3/4拍的节拍律动。



第二首歌曲是《燕子》,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这首乐曲听起来与《玛依拉》在节奏、旋律上有什么不同?”,欣赏后,请同学们谈一谈看法并对大家的回答进行补充。这是一首旋律悠扬的爱情歌曲,描绘的是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爱上了一位美丽的姑娘之后借用“燕子”比喻他的姑娘,表达对她的思念;词首“燕子啊”是由于哈萨克族世代人长期面对着连绵的大山和辽阔的草原,牧民需要依靠这种呼喊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感情,久而久之就成了民歌中很重要的素材。

第三部分:哈萨克族传统乐器

设计意图:哈萨克族能歌善舞,许多民歌的演唱都伴随着乐器的伴奏,因此,作为哈萨克族民歌赏析不能缺少对乐器知识的掌握。



我介绍了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冬不拉,冬不拉形制细长,主体包括琴头、琴颈和琴箱三个部分。琴箱上多印有传统哈萨克族的图案;琴颈上设有品位,演奏时左手按住品位、右手进行“弹”“挑”两种基本的演奏方式,并让大家通过欣赏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器乐班师生带来的冬不拉齐奏《括莫力阿夏尔》直观地感受到冬不拉清脆的音色特点。

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巩固大家对哈萨克族民歌和乐器特点的掌握。



以上就是对哈萨克族音乐的介绍,五十六个民族是中国优秀文化繁荣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不同民族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与特质。希望通过这次的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独属于每个民族的风采,体会到不同民族文化的意义!


远方的乐音

贾志睿

教学导入:先提出问题“中国56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是哪个?”之后,让大家从视频中寻找答案。此处的设计意图在于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第一部分:塔塔尔族概述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精美的图片展示塔塔尔族的历史、美食等,拉近观众与塔塔尔族之间的距离。



内容包括:塔塔尔族的简要历史、人口分布、服饰、美食、节日。塔塔尔族的简要历史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塔塔尔人主要是从如今的俄罗斯因各种原因到达我国新疆地区,目前主要居住在塔城、乌鲁木齐和阿勒泰等地区。在人口数量方面,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塔塔尔族是56个民族中人数最少的民族。他们会穿着漂亮的服饰,吃着可口的黑眼睛(喀拉阔孜)等,欢度肉孜节、古尔邦节、撒班节!

接下来,通过一首《丰收的节日》带大家了解塔塔尔族的民歌、舞蹈和乐器。

第二部分:民歌中的《丰收的节日》

设计意图:让观众带着问题聆听激发求知欲望,并设计节奏互动环节,通过实践体验,切身感受塔塔尔族的民歌。



在欣赏歌曲之前,向大家提出如下三个问题: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听到了什么样的歌词?节奏特点是什么?让大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聆听歌曲。欣赏后,大家积极踊跃地在评论区发表看法。之后,对大家的回答进行补充和总结。

节奏互动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节奏互动,循序渐进,逐步增加难度,带大家深入感受塔塔尔族民歌的特征。

首先,读节奏。出示节奏型,请同学读节奏以及我的示范。

其次,声势节奏。在“咚”的时候拍手,“嗒”的时候拍腿。我先进行示范,之后带着大家一起来做,并逐步加快速度。

最后,声势伴奏。播放《丰收的节日》歌曲,用声势为歌曲进行伴奏。

第三部分:舞蹈中的《丰收的节日》

设计意图:通过多形式让大家感受塔塔尔族的音乐,调动多感官的体验。民歌部分用听觉感受,舞蹈部分用视觉欣赏。



欣赏舞蹈《丰收的节日》后,我对其舞蹈特征进行总结:塔塔尔族舞蹈兼收并蓄了维吾尔族、俄罗斯族、乌兹别克族的舞蹈;舞蹈形式有独舞、对舞、男女可以同场共舞;男子多踢蹲、跳跃的脚部动作;女子多以手部、腰部动作为主;舞蹈多用手风琴和曼托林的乐器伴奏。由此,顺利衔接到第四个部分。

第四部分:乐器中的《丰收的节日》

设计意图:先介绍基本常识,之后再通过视频演奏感受乐器音色。



首先,了解键盘式手风琴和键钮式手风琴(巴扬)的最大区别在于琴键的排列方式和琴键数量两个方面的不同。之后,聆听由键钮式手风琴(巴扬)演奏的《丰收的节日》,使大家感受手风琴音色的同时,初步了解塔塔尔族的手风琴、曼托林这两种乐器后,欣赏由键钮式手风琴(巴扬)演奏的《丰收的节日》,感受手风琴的美妙音色。随后,简单了解塔塔尔族的另外一种乐器——曼托林。介绍曼陀林是属于拨奏弦鸣乐器;琴身为梨形;一般它有四组弦,每组两根,一共八根;在演奏时一般采用塑料拨片拨动琴弦发声,需快速反复弹奏,以保持音响持续。

最后,通过思维导图这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对塔塔尔族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大家对整个讲座内容有清晰的了解。



以上就是对塔塔尔族音乐的介绍,盼望大家更深一步去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建立我们的文化自信!


天籁弦音

高日罕

教学导入:通过听马头琴独奏曲《四岁的海骝马》片段,让大家思考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乐曲?

设计意图:让大家参与思考并将注意力吸引到蒙古族音乐中。

第一部分:蒙古族地域及生产生活方式概述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鉴赏内蒙古大草原的风景、美食、住所等,让大家对蒙古族文化产生兴趣,并通过讲解马的重要性对第三部分进行衔接。



通过图片鉴赏的方式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简述蒙古族是一个传统的游牧民族,生活在蓝天白云,肉乳飘香,辽阔无边的草原上。马是蒙古族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生活伴侣,也是蒙古人装饰、绘画、赞美的对象,对于蒙古族游牧社会及其历史发展而言,马之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第二部分:蒙古族的两件传统乐器

设计意图:让大家带着问题倾听音乐,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现场展示实物及演奏方法,让大家认识两件乐器、感受乐器的音色,并且能够辨别乐器门类。



首先,提出三个问题分别是:马头琴属于什么乐器?马头琴长什么样子?马头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就这三个问题和大家一起思考并鉴赏马头琴独奏曲《鸿雁》。

鉴赏后讲解:马头琴用弓子演奏属于拉弦类乐器;马头琴呈梯形,两根马尾弦,因琴头雕配马头而得名,演奏者先将琴箱夹于两腿中间,琴杆偏向左侧,运弓中弓毛和琴弦要保持直角状态。马头琴的音色圆润浑厚,淳朴悠扬,具有鲜明的蒙古族特色。

最后拓展:马头琴除独奏外常用于伴奏以及与四胡等乐器合奏,还可以给长调伴奏。通过播放马头琴和长调的视频让大家感受长调和马头琴像是姐妹一样,两者在表现技巧相互模仿,相互融合,两者声音非常接近。

其次,通过图片对比的方式直观的给大家展示明代、清代记载的火不思和新中国成立后重建的火不思形制的区别,实物展示新型火不思琴头是弓箭,四根琴弦。用拨片或者手指弹奏,所以属于弹拨乐器,通常演奏者竖抱着乐器,用左手按弦,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弹拨琴弦。现场演示火不思的演奏技法弹(向外拨弦)、挑(向内拨弦)、滾奏、扫弦、指拨等,总结火不思的音色特点:清晰、明亮,音色柔和优美,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介绍完火不思乐器类型、形质特征、演奏方式后鉴赏火不思乐曲《蒙古莫里》。



最后,简述马头琴运用琴弓演奏所以属于拉弦类乐器;火不思运用拨片或手指弹奏所以属于弹拨乐器。对二者类别进行比较,让大家日后对乐器的类别有更好的区分。

第三部分:蒙古族音乐中常用的马蹄节奏

设计意图:用听觉感受马蹄节奏,可以对比出三种马蹄节奏的区别。



视频鉴赏并讲解,走马节奏是用中速演奏出轻松悠闲地马步,表现骑马人在大自然中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情趣和马儿不急不缓的样子;颠马和跑马节奏是用稍快而紧密的演奏法,奏出轻快活跃的马步和有规律的马蹄节奏,多用来表现活泼欢快的情绪和舞蹈韵律;奔马节奏是速度紧凑、情绪激烈、一气呵成的特殊技法,极其善于表现急速奔马和群马奔腾的情境和音响效果。最后视频展示真实的马蹄声,让大家加深对马蹄节奏的印象。

课堂的最后,通过思维导图让大家即清晰又直观地回顾今天课堂的所有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蒙古族音乐的介绍,期待大家可以来我的家乡做客,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去了解、感受草原文化,不断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