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学院学院领导和指导教师崔玲玲老师的带领下,学科教学(音乐)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们于2022年5月18日星期三下午16:00成功举办了“献给孩子们的民族音乐公益系列讲座”, 学生们讲授了维吾尔族、土家族、回族的民间音乐。在整体的教学中,教学导入生动有趣,在介绍民族音乐前,首先为听众介绍了该民族基本概况,在接下来的主体课堂内容的讲授中,每一部分内容的设计意图明确、重点突出、在增加课堂气氛中与教学重点中实施了师生互动环节,效果良好。讲座结束时,学生们均对自己讲座的内容做了精准的课堂小结。学生们通过线上的讲座,对中小学的音乐课教学的形式、内容、规范等系列知识有了进一步掌握。现将第二十期的讲学内容总结如下:
打起手鼓唱起歌
申朋艳
教学导入:出示阿凡提的图片,提出问题:“你知道阿凡提这个传说人物是根据哪个民族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吗?”之后,简述阿凡提的艺术形象,引出本节所讲民族——维吾尔族。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阿凡提的图片,唤起大家的童年记忆,引出本次讲座主题;同时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第一部分:维吾尔族概述
设计意图:通过向同学们介绍维吾尔族的地域、住宅、饮食、服饰等人文文化,更加深刻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培养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容包括:维吾尔族的地域分布、民居、饮食和服饰。
通过图片欣赏的方式向大家简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域辽阔,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族人口占全区的三分之二,主要分布在天山以南。
维吾尔族人民生活的地区昼夜温差非常大,住房多利用当地土质黏结性强、容易脱水成型的特点,建造了隔热性能良好的土坯住宅;维吾尔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喜欢吃牛肉、羊肉,主食种类也很多;维吾尔族的传统服饰也是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每逢节日,他们都会穿着色彩艳丽的衣服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第二部分:维吾尔族民歌欣赏
设计意图:维吾尔族民歌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分为传统民歌和新民歌两大类。通过对传统民歌和新民歌的创作背景、音乐特征的介绍,采用提问和节奏互动的方式,使学生亲身体会维吾尔族的民歌风格和音乐特点。
第一首歌曲是传统民歌《婚礼之歌》,它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一部电影《阿娜尔罕》中的主题曲。
首先,在欣赏歌曲之前,先提出问题: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让大家带着问题去聆听、感受音乐,然后进行分享和交流;
其次,向学生讲解这首歌曲的旋律上下起伏,曲折细腻,旋律线呈锯齿状;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谱例发现,这首歌曲运用了非常多的切分节奏型,带领学生们一起拍读切分节奏型;接着讲解由于维吾尔族人平时讲话的时候,重音总是落在最后一个音上,所以在歌曲中,每个乐句都是前紧后松的节奏特点。
小结:整首歌非常的高亢、欢快,充分体现了阿娜尔罕和她心爱的人举行婚礼时的喜悦心情。
第二首歌曲是新民歌《达坂城的姑娘》。
首先,为同学们介绍我国民族音乐家——王洛宾,以及其代表作品,并为同学们讲述《达坂城的姑娘》歌曲创作背景;
其次,在聆听歌曲之前,提出问题:《达坂城的姑娘》与《婚礼之歌》相比,风格和音乐特征上的异同点有哪些?通过认真聆听歌曲,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分享自己的观点;
最后,对于同学们的回答,我来进行补充和总结——本首歌曲与《婚礼之歌》的歌曲都是活泼欢快的风格;旋律也是上下起伏,曲折细腻;在节奏方面,《婚礼之歌》运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型,而本首歌曲,运用了很多附点节奏型,然后带领大家一起拍读一下附点节奏型。
节奏互动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节奏互动,熟悉切分节奏型和附点节奏型,更深刻的体会维吾尔族新民歌的节奏特点。
首先,出示节奏型,请同学尝试拍读;
其次,我来进行示范,并带领同学们进行节奏练习,先是慢速练习,然后逐步加快拍读速度。
最后,播放歌曲,大家一起拍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第三部分;维吾尔族传统乐器
设计意图:萨塔尔是维吾尔族极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学生通过了解萨塔尔的形制和音色,加深对维吾尔族音乐文化的认识;通过欣赏萨塔尔独奏作品,对民族音乐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首先,在欣赏视频之前,提出问题:萨塔尔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其次,欣赏萨塔尔独奏视频《母亲》,教师讲解萨塔尔的形制和演奏方式,并请同学来回答萨塔尔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最后,对于学生的回答,我来进行补充和总结——萨塔尔的声音很有层次,它的高音区音色尖锐,中音区音色明亮,低音区音色浑厚。
课堂的最后,我通过思维导图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了回顾总结,以此来巩固大家对维吾尔族人文文化和音乐文化的了解。
以上就是我对维吾尔族音乐的介绍,希望大家可以接触更多的民族音乐,领略我国各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体会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
龙船调的故乡
杨发盛
教学导入:先展示两幅关于生活环境与民族服饰的图片,并让大家通过观察图片寻找这个民族的特点,以此进行导入。此处的设计意图在于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激发兴趣。
第一部分:土家族概述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对土家族地域分布、居住环境、服饰特点进行介绍,增加大家对这个民族的了解。
内容包括:土家族人口分布、生活环境特点、传统建筑特点、男女民族服饰特色等。土家族是居住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的土家族散居在重庆酉阳和湖北宜昌等地。传统建筑是吊脚楼,主要搭建在后有高山,前有溪水的地方。男女分别都带有头巾,穿着简朴,男生的衣服是琵琶襟,女生的是左襟,衣服风格较为宽松。
接下来,将土家族音乐分为土家族民歌和土家族器乐两个部分进行欣赏。
第二部分:土家族民歌《龙船调》、哭嫁歌、薅草锣鼓
设计意图:将土家族三种不同形式的民歌以欣赏图片、观看视频等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提问引导,让大家更好的抓住土家族民歌的主要特征。
首先是龙船调。龙船调的曲调来自利川地区的花灯歌《种瓜调》,是土家族人民为了烘托节日气氛的歌舞音乐,在歌曲中增加了一段妹娃与艄公的问答,使得歌曲风格变得活泼有趣。在介绍龙船调时主要分为歌曲风格特点、语言特征和句式结构三个方面。
其次是哭嫁歌。哭嫁歌是土家族民歌的另一种形式。出嫁的女子常在出嫁前1个月甚至半年就开始哭嫁,哭嫁的对象常常有哭父母、哭姐妹、哭哥嫂等。常见的歌唱形式有三人哭、五人哭等,旋律像唱歌又像哭泣又像说话,音调旋律整体呈下行趋势。
最后是薅草锣鼓。薅草锣鼓又被称为劳动歌,他是土家族人在田间劳作时所演唱的,有着缓解劳动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他们唱这种歌曲的时候基本都是男子居多,而且在演唱时使用打击类乐器进行伴奏。通过观看图片、欣赏音频的方式,来了解薅草锣鼓的风格、演奏形式等特点。
第三个部分:土家族器乐合奏——打溜子
设计意图:以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打溜子为介绍对象,通过展示不同打击类乐器,欣赏打溜子乐曲《锦鸡出山》,增加对打溜子的认识。
土家族的器乐合奏形式比较多,较为有代表性是土家族打溜子。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区流传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器乐合奏形式。其乐队一般由马锣、头钹、二钹、溜子锣四件乐器组成,彼此在演奏时相互呼应。四件乐器音色各异,分别对应着合唱中的女高音、女中音、男中音、男低音的角色。《锦鸡出山》是打溜子乐曲中的代表曲目,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山间春色、结对出山、溪涧戏游、众御顽敌、凯旋荣归。四件乐器之间相互呼应,共同描绘了锦鸡的生活画面。
节奏互动环节: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节奏互动,让大家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并通过自己动手拍击节奏,更加切身的体会到打溜子乐曲的特点。
首先,读节奏。展示两条节奏谱例,由我分别向大家演示,并邀请大家和我一起做。
其次,两个声部合奏。邀请一位同学演示第一条节奏,我来演示第二条节奏,将两个声部合起来完整感受打溜子的节奏特点。
第四部分: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这种非常直观的形式,对土家族的内容进行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我国的少数民族——土家族,了解了土家族的地域分布、服饰、建筑、以及音乐特点,包括龙船调、哭嫁歌、薅草锣鼓以及器乐合奏打溜子。感谢大家的聆听,非常开心和大家度过一次难忘的土家族音乐文化之旅。
绽放在西北的花儿
张帆
教学导入:通过展示四个不同民族的图片,提问同学是否知道四个民族都是哪四个?以此来引入回族。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部分:回族民族概述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精美图片来展示回族的地理位置、历史起源、宗教信仰以及服饰特征等,让学生对回族的大致情况做一个简单了解,为后面民族音乐特征的讲解做铺垫。
通过图片展示以及语言讲解,充分了解回族人口分布“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第二部分:回族民间音乐欣赏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播放以及音乐的聆听,让学生感受回族民间音乐的特征,并向学生详细讲解有关于回族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民间音乐,体会回族民间音乐多元化。
首先在聆听歌曲之前,向大家提出两个问题: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音乐风格又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带着思考欣赏音乐。
这首作品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类型“花儿”。“花儿”是属于山歌类的,这种高腔山歌是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歌,由于“花儿”长期传播于高原、山川之间,因此在整体上形成了高亢、奔放、粗犷的音乐风格。它的曲调悠长,音域宽广,节奏自由,多用真假声相结合的唱法进行演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回族“花儿”中最为典型的一首歌曲。“花儿”歌词中常习惯在句中和句尾加“啊、吧、者、呀”等虚词或“哎嘿呦”等语气词。歌词采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的思考以及我的讲解来让大家了解回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特征。
第二首民间音乐类型:宴席曲
第二首歌曲是回族同样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民歌种类——宴席曲,在欣赏音乐之前同样为大家抛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歌词和音乐风格各有什么特点,它与花儿的相同点在哪里,不同点又在哪里,让大家带着思考聆听音乐。
回族的宴席曲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它是纯粹的回族音乐。宴席曲是一些西北地区回族人民在婚礼及节庆集会活动中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仪式歌。
回族宴席曲也叫“菜曲儿”、“家曲”,大部分宴席曲的曲调婉转优美,典雅抒情,节奏规整明快,舞蹈性较强,宴席曲属于回族小调类,是回族小调的精华,同时也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讲解,让大家了解回族宴席曲的音乐特征以及在我国音乐宝库中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回族民族器乐
设计意图:虽然说回族的民族器乐并不是特别发达,但仍然存在一些十分有特色且有趣的器乐类型,因此将回族的民族器乐介绍给大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的形式使大家加深对回族器乐的了解。
关于器乐我先为大家进行了一个总体的简单讲解,后对于口弦和泥瓦呜两种乐器为大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第一个乐器为口弦:口弦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乐器,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中都有流传,它们的形制相近,但名称各不相同。西北地区回族称其为“口琴子”或“口弦子”,是回族妇女最喜欢弹奏的乐器之一。西北一些回族聚居地区的妇女几乎人手一个,她们不但能用口弦唱歌奏曲,还能用来对话斗嘴。
第二个乐器是泥瓦呜:泥瓦呜(又称泥萧),是我国古代土制乐器,是用黄胶泥捏而成,“泥瓦呜”是回族牧童放牧时喜欢吹奏的乐器,它的音色古朴深邃,泥瓦呜除演奏一些常见的民歌小调外,还可以吹奏具有-风味很浓的曲调。
课堂的最后,我通过一个课堂小结使大家回顾今天讲座中所了解的有关回族的主要内容。
以上便是我对回族音乐的一些简单讲解,回族的历史文化追溯到现在不难看出,它是一个圣洁,神圣的民族,感谢祖先给我们后人留下美好的历史文化,让我们将会组民族文化继续传承下去,祝福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