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是经受锻炼、增长本领的最好课堂,是青年砥砺意志的熔炉。习近平总书记提倡年轻人“自找苦吃”,需要到基层去磨炼、去“接地气”,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2023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笃行赴基层”专题活动中,共有41支队伍成功申报立项,社区岗位实践专题共有37支队伍,“返家乡”政务岗位实践专题共有2支队伍,社会岗位实践专题共有2支队伍,教院学子深入基层增长见闻,在社会实践“大熔炉”中学知识、长才干、做贡献。
社区岗位实践专题
为深入了解基层信访工作内容,了解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为百姓解决难事的过程与意义,王馨怡同学于2023年1月15日—2023年2月10日赴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信访局进行个人实践。
以王馨怡为代表的志愿者主要任务为安抚过激情绪群众、跟随信访工作人员记录上访事件具体情况、对信访事件材料进行整理。在此次实践活动中,王馨怡锻炼了社交能力,同时体会到了信访工作力量的强大,切实感受到基层信访对民生幸福发展指数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她也希望尽自身绵薄之力,通过教育、通过感化、通过真情,为民生发展、人民幸福做出一些贡献。

王馨怡记录信访接待群众事件

王馨怡撰写调解文稿
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1月19日,中央民族大学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东海社区个人实践在东海社区的帮助下顺利展开。以赵玉倩为代表的志愿者们深入东海社区各个村庄、小区,通过走访慰问老年人,帮助社区群众张贴福字、打扫卫生等活动,为基层群众送上新春“年货”,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在“感受魅力滨城”活动中,非遗文化展示专区、年画剪纸、动植物标本等一一亮相。非遗手工制品的展示和滨县县城的模型复原,让赵玉倩感受到了滨城历史的厚重感,以及疫情过后更加浓厚的年味,同时也为更多年轻人学习、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舒曼入户体验张贴剪纸
2023年1月,柳荃同学前往北京市东城区竹杆社区居民委员会报到,自主联络和确定实践岗位,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基层实际情况和运作方式,学习基层治理、增长基层历练经验,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包括监督指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对居委会工作进行记录与宣传。
此外,柳荃同学深入学习了二十大报告,在竹杆社区举办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活动中,柳荃同学针对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进行了解读,以视频的形式在社区宣传,带动居民们积极学习二十大报告,领悟其中奥义。

柳荃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着致力于提升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蒙古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舒曼同学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蒙古族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寒假语文素养提升”活动。
在与任课老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后,决定教学采用线上交流的方式,秉承着自愿参加的原则,组织包括交流、答疑、阅读和分析、总结四个部分内容。通过这次活动,舒曼更加直观地了解在整个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生活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所担任的工作,为未来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舒曼教学活动内容课件

舒曼教学实践图
社会岗位实践专题
带着对教育学专业在现代企业就业需求情况的探求之心,以深入了解社会用人需求、积累工作经验、探求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就业走向为实践目的,2023年2月,敬业同学采用线下调研现代农业企业的形式,在寒假实践单位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农牧场有限公司开展实践,围绕着大学生基本电子软件应用技能展开企业调研。经过这次实践,更加坚定了敬业同学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敬业正在录入电子资料

敬业线下实践企业实景
教院学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工作,汲取基层智慧,听从党的领导,努力从听党故事的“共鸣人”成长为讲党故事的“共行人”。同时青年人才要心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补好基层这门课,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脚踏实地、千锤百炼,为基层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