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中“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团专题”中共有3支队伍成功申报立项,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专题有2支队伍申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专题有1支队伍。青年同心聚力,共促民族团结,教院学子担当时代重任,深入民族地区,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事业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青年团结互助,深入民族地区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团结精神传入寻常百姓家
为民族进步不懈奋斗
团结民族心,共筑中国梦
带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深入群众
让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意识深入人心
经千难而百折不挠
在本次寒假社会实践当中,我院赵欣怡、李坤、庄宇楷、阿瓦古丽同学与民族与社会学院的海沙尔同学,共同组成赴新疆调研实践团在新疆霍城、莎车等地区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主题的宣讲,助力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赵欣怡、海沙尔同学进社区组织民族团结宣讲
在开展宣讲活动时,团队成员主动通过各种方式接近基层群众。团队成员海沙尔和赵欣怡在宣讲后,积极参与了霍城县清水河镇阳光社区的元宵节活动,与社区各族干部群众一同挂灯笼包汤圆,浸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在参与元宵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精神。在社区中,各族人民群众将一个个象征着团圆的汤圆包好下入锅中煮熟,一起分享。大家围坐在社区的桌子旁共同分享着团圆的喜悦,共同享受团结的硕果。

赵欣怡、海沙尔同学与社区群众闹元宵包汤圆
位于莎车县的成员阿瓦古丽则以广播的形式,在一所中学内开展了主题宣讲,为刚刚开学的孩子上了一节具有别样意义的“开学第一课”。团队成员也在这样的宣讲中感受到了孩子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深深爱恋。

阿瓦古丽同学入校园宣讲,进行“开学第一课”
休戚与共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教育学院李家莹、李诗雨、娄馨月、安昱竹等同学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共同唱响同心筑梦的时代乐章,共同建设雪域高原亮丽风景线。紧紧围绕“民族团结进步”的战略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思路、精心谋划,在整个调研实践过程中工作亮点纷呈。
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宣讲传播基地”
以当地第二师八一中学校园广播站广泛的媒体资源为媒介、校园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手段,不断推动宣讲内容、载体和路径创新,使之成为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传播的示范高地。

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班会教育活动
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从多方面入手,以专题讲座、展览展示、现场传习、实践体验、诗文诵读等形式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强化学校的纽带作用。同时,创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等契合学生特点、富有学校特色的活动。

喜迎二十大,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活动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互动平台
调研团队成员通过线上参观、在线访谈等方式了解当地学生对于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态度。打造极具民族特色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名片。在学校官网开设宣传专栏,并组织学生观看主题纪录片。在活动方面,学校组织“我和春分有个约定”“清明节民族文化教育”等宣传活动,进一步促进民汉交融,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隐性教育。

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清明节民族文化教育
投身社会实践,践行初心使命
青年同心聚力,共促民族团结
民大学子担当重任
在不懈奋斗之中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
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
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