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党建引领聚合力,携手特教促发展——小学教育师生联合党支部赴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开展共建学习

2025年10月18日,“创新·融合·赋能——特殊教育发展的多元路径与实践探索”研讨会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隆重召开。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生联合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林玲老师带领下,支部宣传委员郭佳萌、纪检委员韩笑等19名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党员参会。

undefined


会议期间,来自华中师范大学、香港教育大学、俄罗斯康复教育中心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提升”“发展性障碍儿童生涯发展支持体系构建”“跨学科视角下的融合教育实践”等核心议题作专题报告。报告内容既覆盖国际特殊教育研究前沿热点,又聚焦智能辅助技术赋能特殊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为全体与会者搭建了高层次、专业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通过现场聆听国内外顶尖专家的前沿成果分享,小学教育师生联合党支部党员从融合教育角度对当前教育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形成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知。




参会感想


参会党员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此次研讨会,于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洗礼。会上,“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为了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与策略。专家们分享的差异化教学、正向行为支持等方法,让我深刻体会到,特殊教育需要的不仅是爱心,更是专业的智慧与科学的方法。我最大的收获是观念的转变:我们不应只盯着孩子们的“不能”,更要用心发现并放大他们的“可能”。有一位老师说到“差异平常化”,在融合班,可能特殊儿童心里会有自卑、害怕的心理,但如果同学和老师能像看待正常人的眼光一样去看待他,那他一定会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进而不再自卑、畏惧。这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包容的心态,构建支持性的环境,用专业与耐心去点亮每一颗独特的星星,静待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前路漫漫,但吾辈更当砥砺前行。

                                                    —阿衣体洛


参加这次研讨会,我对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的网络霸凌问题感触尤深。网络霸凌的匿名性和扩散性,对本就可能存在社交障碍的特殊儿童来说,伤害是加倍的。他们可能因沟通不畅而难以求助,这种隐性伤害容易被忽视,却可能造成长期心理影响。这让我意识到,融合教育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接纳,更需要全方位地支持系统。我们要加强教师的融合教育素养,教育普通学生尊重差异,同时教会特殊儿童自我保护技能。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要用更细致的关怀,为每一个孩子撑起安全温暖的成长天空。

                                                    ——郭佳萌


作为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很荣幸能参与由北京联合大学举办的以“创新·融合·赋能”为主题的特殊教育发展路径研讨会。“融合教育”是此次研讨会的高频词,也让我对特殊教育的多元实践路径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多位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分享了融合教育在不同场景的实施经验,比如普通学校如何为特殊儿童提供支持性环境,特殊教育学校如何与社区资源联动开展融合活动。作为教育学院的研究生,我开始思考自己的研究方向与特殊教育事业的结合点。或许可以从特殊儿童的学习动机、家庭支持系统等角度切入,做一些能真正为特殊教育实践提供参考的研究。同时,我也意识到,特殊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我要将此次研讨会的收获转化为学习和研究的动力,未来无论是走向教学岗位还是科研领域,都要为特殊教育的“赋能”之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郑梦宇


昨日有幸参加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举办的“特殊教育发展路径研讨会”,作为一名小教专业的学生,我深受启发,感触良多。会议中,“融合”与“赋能”的理念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认识到,特殊教育并非独立领域,其倡导的个性化支持、多元教学方法,正是我们未来在普通小学课堂中践行“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这让我看到,小学教育工作者同样肩负着识别、理解并科学支持有特殊需要学生的重要责任。此次学习拓宽了我的教育视野,让我深刻体会到,具备特教知识素养,运用更包容、更多元的策略去赋能每一个孩子,将是未来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我将把这份收获融入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成为一名更专业、更有温度的教育工作者。

                                                    ——杨旷怡


很荣幸昨天能够跟随小学教育师生联合党支部一起到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聆听各位专家学者关于特殊教育的专题报告。通过专家的报告,我深刻感受到特殊教育教师的责任与爱心。他们用耐心和专业为有特殊需要的孩子打开一扇窗,让每个孩子都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报告让我明白,特殊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关怀和生命的尊重,我们应关注并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让更多孩子在包容的环境中成长。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感悟,持续关注特殊教育领域,愿与更多人一同为特殊儿童搭建起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桥梁。

                                                    ——郑珂楠


党建为舵,教育为帆。此次参会既是支部深化“党建+教研”机制的生动实践,更是小学教育师生联合党支部全体成员践行教育使命的具体行动。未来,小学教育师生联合党支部将继续深入开辟教育实践新路径,在继往开来中守正创新,奋力谱写更具温度、更富活力、更有深度的教育事业新篇章!



本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