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支部成员,集体赴蒙藏学校旧址暨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参观学习,主要参观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主题展”和“蒙藏学校旧址专题展”。在学习过程中,广大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蒙藏学校旧址位于西城区小石虎胡同33号,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在我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这里是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诞生地,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革命干部。如今蒙藏学校旧址焕然一新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通过一件件历史文物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娓娓道来。1916年,创办于1913年的蒙藏学校到此处办学,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开展民族工作的主要阵地。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在这里组织开展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族工作,培养了最早一批少数民族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在少数民族中的传播由此开始。蒙藏学校旧址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
在蒙藏学校旧址的中心广场,全体党员向着党旗再次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一句句铿锵的誓词,一个个坚定的承诺,回响在学校旧址内,让在场的每一位党员的心灵再次受到震撼和洗礼。在此处进行誓词重温有着特别的意义,这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回忆,是党的民族工作故事的开篇之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家更为深刻的感受到了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价值,也明白作为一名党员责任在肩,要结合主题教育活动不断的增进自身的责任意识,强化自我的责任担当。
跟随着讲解员的带领,支部党员对于蒙藏学校发展沿革有了更为全面、丰富、系统的认识。蒙藏学校是我们党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2020年3月,北京市将蒙藏学校旧址列为31处“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之一。2023年3月28日,蒙藏学校旧址正式向公众开放,经过保护修缮的蒙藏学校还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全国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向大家介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多姿多彩和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光辉历程与伟大成就。
在青年节当天开展这样的参观学习活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档案史料,将蒙藏学校历史上的多个“第一”依次呈现:1919年,这里的先进青年发表了第一份少数民族青年的爱国反帝宣言——《蒙藏学界之愤激》;1924年、1925年,这里相继诞生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团员组成的团支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1925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少数民族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在这里创办;这里还培养了第一位蒙古族中共党员荣耀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出席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第五次)的蒙古族代表多松年、第一位派驻外国(驻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少数民族大使吉雅泰。
在中华民族体验馆,大家纷纷通过民族文艺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和凝聚。支部党员受邀上台与演出人员共舞,在音乐和舞蹈中与少数民族表演人员共同互动,体会着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在其他工艺体验馆也身临其境的学习到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技艺。
在完成了馆内参观后,支部在蒙藏学校旧址现场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学习。此次做党课教学分享的是支部成员丁湘老师,她从个人从教经历出发,将自身在开展《家庭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展示,同时生动形象的向大家传授了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课程思政的教学导向和内容,如何将课程思政的方法范式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更为恰当的融入。大家学习后也纷纷对丁老师的教学方式产生浓厚兴趣,并现场向丁老师请教关于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等相关内容,讨论气氛活跃。
参观结束后,各位党员纷纷表示本次参观学习活动令其感受深刻,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为真切的认识,通过听、看、走、学、议等生动的形式亲身感受着各民族所共同铸造的中华民族文化,各位党员更为明确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奋发有为的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议,更为深入的学习好、领悟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更为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