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教育学院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系列 | 分享探讨 (第2期)

2023年5月11日14:00,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教育学院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分享探讨会。教育学院领导、老师出席本次会议,魏顺平教授、孙立会副教授分别作交流发言。


0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学习分享

魏顺平老师分享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强化网络、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他首先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思想,强调了网络安全及信息化的重要性。他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强国建设中的五个“明确”,指出网信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并强调了网络安全及信息化的重要性。

魏顺平老师介绍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包括教育部的相关工作要点和思路,以及数字中国、数字经济与数字教育的相关内容。他强调,教育数字化建设需要注重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示范引领的原则,并将业务应用摆在突出位置,以提供更好的数字化资源。

魏顺平老师还着重强调了教育数字化战略与教育网络安全保障的紧密联系,认为教育数字化战略是助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需要加强教育网络安全保障,完善安全保障体系,避免安全事件频发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网络安全保障方面,魏顺平老师着重介绍了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总体形势,包括内部系统漏洞多、外部威胁攻击导致安全事件频发等问题。他还分享了教育系统师生网络安全“十不做”内容,以及数据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随后,他提出了教育网络安全保障存在的问题,如安全意识淡薄、防护能力不足、内部管理缺位、人员素质偏低等,并对数据的收集、存储传输、使用处理、开放共享提出了具体的规范。


02 生成式课程思政——基于《学术写作与交流》的通识课程实践

孙立会老师指出,“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在思政育人领域要发挥能动的积极作用,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通识教育体系是一项重要的思政建设和教学改革。需要明确的是,发挥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并不意味着思政元素的生硬直接引入,用“公式化”的语言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不能有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如何有效发挥通识教育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是时代赋予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他强调,“生成”这一概念具有重创造、重过程、重具体的特征,尤其是统一生成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成理念对通识课程育人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在《学术写作与交流》的通识课程实践中,孙立会老师贯彻落实生成式课程思政思想,设立了三个大主题:(1)大学与我;(2)时代纵横;(3)社会洞见。孙立会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形成批判性思维、学术思维及学科思维的过程中生发出的思政内容在未来学习与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引航自己的人生,扎根祖国的大地,贡献青春的智慧。

孙立会老师谈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这是教育之道”。只有将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才能突出大学全部课程的育人功能,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质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次主题教育理论学习的分享探讨会,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高校通识教育体系当中的生成式课程思政进行了分享学习,拓展了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的学术与教学交流。学院全体教师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高质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重大贡献。


本站二维码